logo

相关文章

做一名自我实现者 ——在广文中学感动的每一天

红烛礼赞

师生幸福成长就是我们的事业

精心规划,让你的人生开挂

他为什么会这样?

课堂上举手回答“十四问”

发布时间 : 2019-04-28 14:20 发布者:王建新


我听课时,经常看到学生举手回答问题,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。现一一列出,望各位同仁有所思、有所悟。

 1.问题是否适合学生举手回答?

我担心问题设计不精准。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举手回答,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艺术。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举手来回答,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,适时选用举手回答。

引入性的问题一般不需要举手回答,在这里用上过多时间,一定喧宾夺主;提示性的问题不需要举手回答,它只是起一个提醒、警示的作用。太简单的问题,不需要举手回答。所以,教师在设计问题时,不仅要着眼于教学目标的达成,更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,巧妙地设计教学兴奋点。

2.问题抛出多长时间后,开始让举手学生回答?

我担心很多同学还没来得及思考,就有的同学脱口而出说出了答案,这样就扰乱了他思考的过程和深度。

教师要学会期待。学生思考需要时间,提出问题后,教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。学生在“比比谁最……”“谁先来”等“比学赶超”的言语反复刺激下,很容易盲目攀比,急于表现。有的孩子光把精力放在抢答上了,真让他站起来了却答非所问或一时语塞。要向学生强调思考的魅力,建议他们听到提问后不要急于回答,有了相对成熟的想法后再举手回答。

3.你挑选举手回答的学生,依据是什么?

我担心老师在备课时,没有充分地备学生,不能针对问题,选择不同层次、不同学情的学生回答。每个问题背后,都有很多的教育机智和策略。

如果不能做到针对不同的问题,提问不同层次、不同学情的学生,那么,问题本身得不到有效解决,学生积极性可能会受挫,同时也会丧失掉很多好的教育契机。

4.你重视培养发言学生的表达习惯吗?

    我担心课堂上不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。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。

声音太低、语速太快、咬字不清、面无表情、前摇后晃、不讲礼节、不尊重他人等都不是好的表达习惯,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之不足,选择恰当的方式予以指正。

5.学生举手,但你没应允发言,我们是否能顾及每个学生的不同感受?

我担心那些举了手,而因老师没有点到名字,失去发言机会的同学心里会很失落。有了自己的发现,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,却因为未获点名回答而不能予以展示,其结果会让学生大失所望,失去信心。

一旦让学生失去了得到鼓励的机会,没有了成就感,学习便没有了兴趣,也就没有了参与的积极性。所以,课堂上要保证让学生时刻得到鼓励,让他们始终保持着一股生机蓬勃、兴趣盎然的劲头。

6.有的学生连续举了好几次手,为什么一次发言的机会也没给他?

我担心这些学生会失去举手发言的积极性。课堂上,我们要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,善于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,善于捕捉每一个启发时机。即使没给他发言机会,也要想办法让他感受到被尊重而不是遭冷落。

教师眼中的“好学生”,回答问题的机会多,得到的表扬也相对多;教师眼中的“差生”,有时即使弄懂了问题,也得不到回答问题的机会,他们往往就会产生抵触情绪或消极行为,随之受到批评。

7.举手回答问题为什么总集中在少数几个同学身上?

我担心课堂只有少数人参与,其他同学成了课堂的旁观者。我们要善于调动每个学生发言的积极性,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去,与你同频,与你共舞。

课堂上,太多的情况是,少数同学举手,个别同学回答,课堂成为老师心目中的“红人”展示才艺的舞台,大多数学生成了无聊的“看客”。这样一来,“面向全体学生”岂不成了一句空话?“让每个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”这一愿景,岂不成了海市蜃楼?

毕竟课堂的时间有限,总是几个积极的学生回答,其他学生就缺少了锻炼的机会。如果随机点名,就可以提高每个学生上课的注意力,从而提高课堂效率。

8.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你关注了吗?他们为什么不举手?

我担心这些同学被你遗忘,久了,就会出现两极分化。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会了的同学,而且要多加关注那些没有学会的学生,因为“教”是为了让不会的学生学会。

那些不举手的同学,是因为性格内向腼腆害羞吗?他们因为胆小,害怕老师,害怕答错,害怕被同学嘲笑。那么,对于这种类型的学生,要在课下多沟通,多交流,多鼓励,多表扬。

那些不举手的同学,是因为上课开了小差吗?这样的同学,不能认真专心的听课,没听清老师的问题,没动脑筋思考。那么,在课上,经常向他投去关注的目光,使其意识到老师时刻在注意着他。只要他一主动回答问题,就立即鼓励表扬。

那些不举手的同学,是因为对所学科目不感兴趣,不管会与不会,都一律不回答吗?那么,教师备课过程中,要努力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,组织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,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科学习的魅力。

那些不举手的同学,是因为没有学会,还是没有考虑清楚?有的学生接受慢,想也想不明白。那么,课上,教师要及时进行个别辅导;课下,针对弱项让其多加练习。循序渐进,由简到繁,由易到难,引导他逐渐提升,增强信心。

那些不举手的同学,是因为懒惰吗?懒得举手,懒得说话,懒得动。对这样的学生,要尽量多关注,不管回答是否正确都要表扬他的进步,鼓励他以后还要继续踊跃举手回答问题,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见解,从而体验探求新知的快乐!

9.一位举手学生回答问题时,究竟有多少学生在认真倾听他的发言?

我担心课堂成了两个人的对话场,忽视了培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和尊重他人的好习惯。

有的时候,其他的同学并没有参与进来,课堂真的成了老师和某一个回答问题同学的对话场。这不是生生之间的互动,更不是立体网状的交流,教学的信息量一定减至最低。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可能就会生出孤芳自赏、傲慢骄狂的心理。绝大多数同学成了事不关己、漠不关心的看客,久而久之更会产生嫉妒、怨恨、自卑等不良情绪。这样的课堂缺少和谐,培养出的学生不会合作,缺少集体责任感,难以适应群体和社会。

对策是:这一同学回答完毕后,可以点名其他同学进行纠正和补充;也可以让其他同学针对他的发言提出质疑,从而产生思维的交锋。总之,想办法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,而不是说对口相声。

10.一直很少举手的同学,他今天突然举起了手,你关注到他了吗?

我担心又失去了一次自信心培养的机会,还有可能失去点燃创新火花的机会。

有的同学难得举手,但有一次,他可能对学习讨论的话题胸有成竹,他可能突然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水平。这时候,教师应该先把难得的机会让给他,并且在他发言后给予充分的鼓励。这样一次经历,这样一次鼓励,很可能会改变这个学生在班里的生存状态,让他对生活和人生都积极起来。

11.小组讨论之后,为什么仍然有很多同学不举手回答问题?

我担心小组讨论是无效的课堂教学,要积极关注小组内的结构关系,让讨论有效果、有结果,讨论过后,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思、有所悟、有所获。

但小组讨论之后,有很多同学还是不举手回答问题,主要的一种原因可能是:他觉得自己已经会了,没有必要再参与发言讨论。这种情况,应该鼓励他积极发言,一个理由是讲解得清楚才是真的学会了,教和学能够互相促进,另一个理由是他的宣讲对还没有学会的同学是一种帮助和善举。

12.学生回答完毕后,你会根据所答做出精彩的评价吗?

我一是担心只会用“好”“非常好”等简单方式来评价学生;二是担心忽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。老师要从学生的发言中思考学生的思维导图,善于捕捉有价值的发言要点,及时做出准确的评价。

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千差万别的,答案也理应是丰富多彩的。不能因为一个学生答出了老师心目中的“标准答案”,这一教学环节就一划而过,因为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”,这一个同学的认可水平可以代表全班同学吗?

老师预设的答案,部分学生已经提供的答案,可能只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之一,所有正确答案中的一种。所以,教师本人和学生,都有广开思路、充分挖掘的必要。美国实业家、学者罗迦·费·因格,写过一篇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》的文章,告诉我们:找到某个答案以后,不要止步不前,要保持好奇心,不满足于一个答案,积极探求新思路,这一点对学习、对培养创造力非常重要。所以,我们老师的点评尽量不要简单用“好”“非常好”,而是要多问几个“为什么”,用“追问”引领孩子的思维“向青草更青处漫溯”。

13.学生预习或复习后,老师检查掌握情况时,不举手回答可以吗?

我担心会的永远会,不会的同学还是永远不会,因为你总是让会了的同学回答,不会的同学他就没有任何学生的压力。课堂上除了追求快乐学习外,也应给学生适当的学习压力。

预习前置,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,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策略,只有让学生暴露问题了,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找到新的生长力和关力点,可有的同学老不举手,而举手的“优等生”又暴露不出问题,那老师如何去掌握学生的学情呢?

14.如果不选用举手的方式组织教学,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?

我担心课堂的举手成为一种形式,很多的同学“被举手”成为一种负担。如果不选用举手的方式组织教学,我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?

我们要把握课堂的自然生成状态,根据预设问题的难易程度,瞄准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状态,适时精准选择教学组织形式,让课堂充满丰富性和多样化,确保每个学生不游离于课堂之外,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可视化。

如何让课堂少一些规矩、多一些自由,少一些呆板、多一些灵动,少一些表面繁荣、多一些内涵发展?是我们课堂教学“去模式化”的基本价值取向,我们应当在点上深掘,在别人止步的地方再向前多走几步,哪怕是一步,我想,我们的课堂教学定会呈现出别样的风采。

 


0

对省级人民政府
履行教育职责情况
满意度调查